- 相關推薦
家的瑣憶散文
大部分人一生都會住過一處以上環(huán)境條件不一樣的住所,和不同的家庭成員組成人生中不同階段的家,它總會給我們帶來一段段溫馨的回憶,正是這些溫馨的回憶串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
故鄉(xiāng)的家
故鄉(xiāng)的家是我的娘家,也是我終生牽掛的家,永遠的家。
它是由一直三間的土坯瓦房一增加到現在的一幢兩層小樓和與其相互垂直的四間土坯瓦房組成的,留有我從出生到現在斑斑駁駁的記憶,曾經點點滴滴的美好。
房前有涓涓溪流,屋后是綿綿群山,左面是一片方方正正的果園和菜園,右面是一塊郁郁蔥蔥的松林和竹林,“門前小河通四海細水長流,屋后青山連五洲蒼松不老!薄肮麍@菜園年年瓜果飄香,松林竹林歲歲松竹舞美!笔歉赣H曾經對它的贊美。
春天是家最熱鬧的季節(jié)。春節(jié)剛過,親朋好友從四面八方趕來,拎著禮品,攜著小孩,家一下變得熱鬧了,庭前的歡聲笑語中伴著祝福,屋內鍋碗瓢盆中浸著菜香。稻場上,暖暖的陽光映著親朋好友們燦爛的笑臉,方桌上擺放著香甜可口的糕點,孩子們追逐玩耍,四個大人圍坐在方桌上打著小牌,周圍有許多看熱鬧的親朋好友,時而打牌輸了的人嘴上多了一根紙胡子,引來一陣陣嬉笑聲,贏了的人大聲叫好,傳來一陣陣喝彩聲,不打牌的三三兩兩地聊著一年中的收獲和來年的希望。到吃飯的時間了,飯桌上美味佳肴讓孩子們垂涎欲滴,他們不顧斯文地用手拿著雞腿啃,用叉子叉著魚,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們歡聚一堂,觥籌交錯,互相祝福,笑聲一片。
拜完年后已是正月十五以后,家似乎變清冷了一點,但大地已從沉睡中慢慢蘇醒過來了,房前屋后又出現了一些忙碌的人們,他們開始為春耕做著準備。
茶葉慢慢地抽出了嫩芽,遠處近處的茶園像變魔術似的一天比一天綠了,桃花和梨花露出了笑臉,人們一邊話著家常一邊摘著茶葉,茶園里時而傳來姑娘們悅耳的山歌聲,家又變得熱鬧了,家在歌聲繚繞中,在茶香氤氳、花團錦簇中顯得分外妖嬈了。在這個時候家里通常又多了一些雞寶寶,鴨寶寶,它們成群地嘰嘰喳喳悠閑地散著步,可愛的樣子給家增加了無窮的樂趣。
夏天的家是清涼和絢爛的。沒有城市熾熱陽光所帶來的熱浪和沉悶的空氣,一陣陣悠悠的涼風從山谷穿過,沁人心脾,吹干了人們臉上還未來得及擦去的汗水。
屋右的叢林是天然的涼棚,小時候午飯后,我們姊妹幾個愛拿著一個大大的簸箕放在叢林間干凈的平地上,躺在簸箕里,看從叢林間篩下來的碎碎點點的金光,聽著竹林和叢林帶來的陣陣松濤聲、樹上聒耳的蟬鳴,享受著習習的涼風,看著小樹枝間飛來飛去的紅蜻蜓,看地上排著隊忙忙碌碌的小螞蟻……
屋角的紅牡丹和白牡丹爭奇斗艷,花臺上的雞冠花紅得像火,端午花美得像霞……把家裝扮得如詩如畫,絢麗多彩。
秋天的家是載滿豐收的。墻上掛著一串串紅通通的辣椒,簸箕里裝滿了一顆顆金燦燦的玉米,走廊上堆著又紅又結的紅薯,又黃又大的南瓜,糧倉里堆滿了金黃的稻谷,粒粒圓的黃豆……籃子里裝滿了黃澄澄的梨和柿子,盆里裝著咧著嘴的石榴和又甜又脆的棗子……家里裝滿了豐收的果實,父親母親穿梭在里地和家之間,臉上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冬天的家是寧靜的。秋天把家盛得滿滿的,家像一個吃飽了的孩子,變得寧靜而從容。這個時候,媽媽總會將收獲的紅薯和蘿卜送到地窖里,把地里的白菜腌制好放在菜壇里,沒事在家里坐在火盆旁取暖,一邊納著鞋底,或縫補著衣服,一邊看著電視,偶爾也串串門和鄰居們聊聊天。
小時候的冬天,媽媽為我們準備了一個大大的火桶,空間足夠可坐三個孩子,桶下放著溫度適合的火,我們可以安全、溫暖而又舒適地在桶內一邊吃著零食一邊看媽媽做手工活。
一場大雪后的清晨,有一種“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意境,家顯得更加寧靜了,萬籟俱靜,銀裝素裹,屋旁的竹子總愛一展它們謙虛的風格,彎著腰對冬天深深地鞠著躬,而松樹仍一如既往地傲然挺立在風雪之中,以展示它們的高潔……
世外桃園的家
初二那年暑假,我十三歲,妹妹十歲,爸爸對我們說:“今年暑假,你們姐妹倆隨我去我的木耳廠,那兒是我們暑期臨時的家,我讓你們去鍛煉一下自己的生活能力,體驗一下勞動的艱辛和快樂。”
第二天早晨,我們隨同爸爸出發(fā)了,朝霞映紅了我們燦爛的笑臉,晶瑩的露珠在小草上對我們眨著眼睛,野花在路邊對我們綻開一個個微笑,我和妹妹像兩只快樂的小鳥在羊腸小道上雀躍。
不一會兒,我們的鞋子就被打濕了,“我的腳有些癢!泵妹昧瞄_褲腳,原來是一只山螞蟥正在她腳上吸著血,妹妹嚇哭了,爸爸用力將山螞蟥除掉了,不一會兒,同樣的遭遇又發(fā)生在我的腿上了,我咬著牙拔掉了那只可惡的山螞蟥,一進山,螞蟥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我們一下子變得小心翼翼了。
走過那段羊腸小道,我們披荊斬棘地一直向下走,下到半山腰,爸爸指著我們那個家的位置,兩座險峻的山峰中間的平地上有一個像火柴盒一樣的小房子,一條白色的玉帶從山澗繞來繞去,最終消失在遠處層巒疊嶂的山峰之間,沒想到這兒竟然還有陡峭的山谷,爸爸說那個最高的山峰叫松山寨,旁邊還有一個美麗的瀑布因為形狀像老牛的屁股,所以叫“老牛撒尿”,這讓我和妹妹又好奇又害怕。
大約走了四十分鐘,我們終于到了山谷,順河而下,走了三段平路趟過了兩道河,終于在第三道河邊看清了爸爸所說的家的真面目:兩間土坯墻的茅草房,房子的右側有一個松樹做的豬欄,里面養(yǎng)了一只一天前捉來的小豬,左側邊是一個坡面的草坪,一條大河繞河而過,房后是一片平整的菜地,里面有幫爸爸看廠的一位叔叔種的各種青翠欲滴的蔬菜。
走進屋便是一間廚房,隔壁是一間房間。廚房里的灶臺是由石頭夾雜黃泥土砌成的,一個裝米的圓桶和上面的蓋就組成了吃飯的桌子,兩條長凳的凳面是由一棵樹干從中間鋸開而成,四條腿是由八根樹枝截斷渾然天成,再看看房間里面的床是由樹木搭成,上面鋪有稻草和被子,這一灶、一桶、兩凳、兩床便是這個家的主要家當了。
不一樣的暑假生活開始了,我和妹妹負責燒飯和做家務活,喂養(yǎng)那只小豬,洗三人的衣服,其余時間做作業(yè)。
每天早晨總是在清脆的鳥鳴聲中醒來,早飯后,我便去門口的河里洗衣服,挽起褲角,光著腳丫,感受軟軟的沙子從腳底滑過的愜意,坐在石板上,一邊看奔騰而下的水花快活地跳著,一邊洗著衣服,妹妹總是在我身旁的河邊挖著豬草,等我洗完衣服晾好后再幫她完成喂豬的任務,我們再一起到那只米桶上寫一個小時的作業(yè),收拾好作業(yè)后,再一起去菜地里摘菜燒飯,妹妹負責生火,我負責燒菜。
下午的自由活動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了,我們有時拿著書躺在河邊的大石頭上看書或唱歌,有時挽起褲角在河里玩耍,有時會去“老牛撒尿”瀑布那兒用小石頭砸牛屁股,有時去山上幫爸爸摘木耳,有時會為豬寶寶找點可口的蔬菜逗它玩……
白天的家是熱鬧的,是一部天然的交響曲,有鳥鳴聲,有在山上幫爸爸干活的工人的砍樹聲、吆喝聲、說話聲在山谷里回蕩。
晚上的家是寧靜的,周圍的群山把家圍得像一口井,月亮靜靜地躺在山頂,灑下一片清輝,遠山近水像披著一層薄薄的面紗,家像一個在搖籃中的孩子,聽著潺潺的河水為它彈奏的搖籃曲在夜色中慢慢地睡去,我們也在夢幻中慢慢進入夢鄉(xiāng)。
“我們今天親自撈魚做一頓美味吧,看誰撈得多!卑职中贾。
“太好了!”我和妹妹高興得跳了起來。
我們父女三人穿著短褲短褂,信心滿滿地各自拿著一只爸爸專制的魚網,在河里撈著魚,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爸爸捕得最多,有十幾條,妹妹捕了五條,而我只捕了少得可憐的三條,河里圓溜溜的石頭長了許多青苔,我一不小心,滑倒在河里,成了落湯雞,爸爸和妹妹見了我忍不住捧腹大笑,笑我輸得最慘。
我狼狽不堪地回去換了衣服,深感捕魚的不易,那晚我們吃了爸爸燒得一盤最美味的魚,也是我這么多年來吃的親自撈的魚。
聽爸爸說那座山上有一種植物的葉子可以做成“神仙豆腐”,我和妹妹十分好奇,請爸爸做我們的老師。我們跟隨爸爸在山上摘了許多樹葉,回來洗凈,再把它們揉成汁,加些水,用紗布將汁過濾一下,去除莖和渣,再用草木灰攪成水,用紗布過濾一下,將過濾后的草木灰水倒一點到樹葉汁里,攪勻后放好,一小時后,一盆“神仙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神仙豆腐”制作好后,爸爸用刀把它劃成四四方方的小塊。
碧綠的豆腐吃到嘴里涼涼的,軟軟的,甜甜的,成了最好的防暑降溫食品。
暑假結束了,我和妹妹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個生活了兩個月的簡陋的家,兩個月的暑期生活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也讓我們從勞動中獲得了許多快樂。
筒子樓里的家
結婚后,和老公住在廠里的老宿舍樓筒子樓里,一層樓里住著四戶人家,三家一家三口的,一家老兩口和三個未出嫁的女兒,筒子樓中間是一條走廊,沒有陽臺。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雖說是四家,感覺親如一家人,除了休息的時間,有人在家的時候每家門都是敞開著的,四個家庭的任一成員都可以隨意到其它三家串門聊天,茶余飯后,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最開心的是吃飯的時候,三個小孩可樂壞了,誰家菜好吃就在誰家吃,在自己家反而吃得很少,因為孩子們都覺得別人家的菜比自己家的菜好吃,這是他們的天性,大人們捧著碗,隨便到哪家,別人都會客氣地請你吃菜。
孩子小不會走路,照顧不過來的時候,大人們誰有空閑時間就會主動地抱過去照顧一下,像是自己家的孩子,每個外出回來的人總要給每個孩子帶點禮物或好吃的。
鄰居間是友好而寬容的。鄰家小妹最愛抱我家兒子,有一次,她正穿著自己最漂亮的裙子準備去親戚家,幾個月大的兒子在她身上撒了尿,尿濕了她漂亮的裙子,無奈之下又回去洗澡重新?lián)Q衣。更讓人覺得啼笑皆非的是,兒子一歲多的時候把鄰居家飯廳當成衛(wèi)生間了,一要上衛(wèi)生間便直奔他家飯廳,對孩子的這種不懂事的行為,大人們從沒有一句怨言。
鄰居間是團結友愛的。記得有一天晚上,一家發(fā)現有賊入室,驚動了其它三家人,大家齊心合力地捉住賊,交到了派出所。
有誰家有矛盾爭吵的時候,其它三家都會過去勸解,兩人摩擦的火花還未點燃就被撲滅了。
四位家庭主婦經常一起上街買菜,一起逛時裝店買衣,一起分享如何烹飪和理財,冬天的時候,聚在在樓梯口曬太陽打毛衣,聊著天,夏天的時候,搖著蒲扇,一起散步,一起去廣場跳舞。
……
筒子樓現在也不多了,僅存在的也各自裝上了防盜門改成了單門獨戶,防盜門雖然安全了許多,但關上了防盜門的同時卻也同時關上了自己的心門,人們之間的交流似乎變得少了。
八年住在筒子樓生活,留給我太多美好的記憶,讓我難以割舍,搬到新家后好長一段時間都無從適應,因為沒有了大家庭的一種其樂融融的一種氛圍,突然間覺得孤獨了,經常懷念那一種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情感,那一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鄰居。
【家的瑣憶散文】相關文章:
瑣憶04-28
《瑣憶》..05-02
瑣憶05-02
瑣憶的作文09-14
童年瑣憶04-28
瑣憶的作文05-21
瑣憶的作文08-11
學徒瑣憶04-26
村路瑣憶04-28
瑣憶優(yōu)秀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