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湯姆·索亞歷險記》知識點梳理
在學習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湯姆·索亞歷險記》知識點梳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選文講述的是湯姆和貝琪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無所不能、淘氣、向往自由、勇敢機智、有正義感和愛心的一個孩子頭兒的形象。課文先是講述貝琪的媽媽撒切爾太太和湯姆的阿姨悲痛絕望的心情,以及湯姆、貝琪回來后小鎮(zhèn)歡樂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滿了喜劇氣氛。接著通過湯姆的講述,介紹他和貝琪在洞中的歷險經過,最后講湯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貝琪,從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喬埃被困洞中。
輕松、幽默而略有諷刺夸張,是作者語言的特點。浪漫有趣,有驚無險,是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作者介紹:
馬克·吐溫(1835-1910)
。1835-1910年),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譽為“ 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主要作品有《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百萬英鎊》《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稖贰に鱽啔v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苦行記》)之一。
作品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是以湯姆索亞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們?yōu)榱藬[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huán)境,作出了種種冒險經歷。該書自出版以來,就廣受追捧。大獲成功之后,馬克·吐溫又創(chuàng)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被后人推崇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還原了19世紀中后期最真實的美國社會。該書的姊妹篇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人物介紹:
湯姆·索亞
本小說的主人公。他是個聰明愛動又調皮搗蛋的孩子,阿姨罰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墻,他卻會忽悠別人說刷墻是件很好玩兒的事兒,讓其他孩子搶著為他刷墻。湯姆骨子里具有冒險風格,他會約上小伙伴們去做海盜。湯姆也足智多謀,他和哈克一起破壞了殺人犯喬埃的陰謀,最終讓壞人惡有惡報。
哈克貝利·費恩
圣彼得斯堡鎮(zhèn)上公認的“野孩子”,他的父親是個酒鬼,不會照顧哈克。但是哈克卻心地純良,他不受約束是一個自由自在的流浪兒;湯姆與他關系要好,把他當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婦一命而被寡婦收養(yǎng)。
波莉姨媽
湯姆的姨媽,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時戴個老花鏡,但是看人的時候喜歡從鏡框上看,不通過眼鏡看人。對于湯姆要求嚴格,一心想把湯姆教導成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好孩子。
莫夫·波特
一個“酒鬼”,為了掙錢買酒喝而去幫年輕的魯濱遜醫(yī)生盜墓,結果被同伙印第安·喬埃陷害,被誣陷為殺人兇手,后由于湯姆的勇敢作證才得以洗脫罪名。
印江·喬埃
印第安人,陰險狡詐,在與莫夫·波特一起幫魯濱孫醫(yī)生盜墓時殺死了醫(yī)生,并把罪名嫁禍給了莫夫·波特,但最終因貪財而餓死在山洞里。
貝琪
撒切爾法官的女兒,活潑可愛,湯姆的意中人,湯姆在見到她第一眼時就“愛”上了她。她有一雙藍眼睛漂亮迷人,一頭金發(fā)編成兩條長長的辮子,上穿白色襯衫,下穿繡花燈籠褲。
多音字:
奇:qí奇怪 jī奇數(shù)
假:jiǎ假如 jià假期
劃:huá劃船 huà計劃
結:jié結局 jiē結巴
近義詞:
漸漸——逐漸哀悼——悼念
仍舊——仍然 尋找——尋覓
寬闊——寬敞疲乏——疲憊
警告——告誡興奮——激動
反義詞:
永遠——暫時悲傷——歡樂
喧囂——寧靜迎接——歡送
寬闊——狹窄興奮——沮喪
理解詞語: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fā)出聲音。
【喧囂】①形容聲音雜亂;不清靜。②叫囂;喧嚷。本文是第一種意思。
【大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②比喻夸大地形容。本文中指湯姆夸大地形容自己的歷險經歷。
【話匣子】①原指留聲機,后來也指收音機。②比喻話多的人。話多的人開始沒完沒了地說話叫打開話匣子。
【滔滔不絕】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形容話一句接著一句,說個不停。
【衣衫襤褸】指衣服破爛不堪。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詞語搭配:
。ㄆv)地呻吟(無言)的深愁
。嵝模┑穆牨 (動人)的情節(jié)
(滾滾)地流著 (瘋狂)地大嚷大叫
。ɑ奶疲┑墓适 (稀奇)的歷險經過
課內詞語:
祈禱 呻吟 敞篷 吹噓 稍微
慘白 欣喜若狂 滔滔不絕
句子解析:
1、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鐘忽然哐啷哐啷地大響起來,片刻之間,街上擠滿了衣服還沒有穿戴整齊的人,瘋狂地大嚷大叫:“快出來!快出來!找到他們了!找到他們了!”
這一夸張描寫,表現(xiàn)了小鎮(zhèn)上的人們?yōu)闇泛拓愮鞯臍w來而高興的心情,與上文撒切爾太太和波莉姨媽的悲痛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由悲轉喜,充滿了戲劇色彩。
2、在孩子們回來后的半個小時,鎮(zhèn)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同時還使勁握住撒切爾太太的手,滿肚子的話想說又說不出,淚水如雨,灑了一地。
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從中感受到人們此時高興的心情,這種高興、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所以他們有話“想說又說不出”,只剩下喜悅的淚水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人們因為兩個孩子的失蹤而感到悲傷。
第二部分(2~5自然段):兩個孩子脫險歸來,人們歡慶并探望孩子,湯姆向人們講述在洞中的經歷。
第三部分(6~16自然段):湯姆身體恢復后探望哈克和貝奇,得知洞口被封后告訴法官印江·喬埃在洞中。
課文主題:
這段選文主要講述了湯姆和貝奇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給我們展示了湯姆不安于現(xiàn)狀、喜歡冒險的天性,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敢于探索、積極樂觀熱心善良的“頑童”形象,贊揚了他敢于冒險的精神。
問題歸納:
1、為什么要具體描寫貝琪的表現(xiàn)?
貝琪的表現(xiàn)反映出他們已經極度饑餓和疲乏,貝琪的意志已經徹底垮掉了,所以“愿意死掉”。但是湯姆一直在想方設法鼓勵她要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沒有湯姆,她真的會死掉。這也從側面襯托出湯姆 的堅強和勇敢。
2、你怎樣理解當有人用“嘲弄的口吻問他是否還想再去那個山洞走一趟”時,湯姆說“他不會在意的”?
嘲弄湯姆的人認為,經歷過這次危險之后,他一定不敢再去做冒險的事情了。但湯姆卻毫不在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勇敢、愛冒險的孩子,不會被一次困難嚇倒。
3、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湯姆·索亞是一個機智勇敢,重情義,愛冒險,同時又調皮搗蛋的孩子。
【《湯姆·索亞歷險記》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
湯姆索亞歷險記反思06-15
《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08-19
湯姆索亞歷險記縮寫05-19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作文08-13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后感06-21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后感12-10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后感02-27
湯姆索亞歷險記課后反思通用10-01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后感[必備]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