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聰明的回答的故事
聰明的回答的故事1
南朝齊國的王僧虔是著名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孫子。他稟賦優(yōu)異,尤其是隸書的天賦不同凡響,頗負盛名。
齊高帝也極其喜歡書法。一天,齊高帝召見王僧虔,叫人拿出文房四寶,讓王僧虔現(xiàn)場獻字,以便仔細揣摩、欣賞他的書法藝術(shù)。
王僧虔揮毫灑墨,瀟灑自如,一會兒時間,就寫好了一首詩,可謂是字字珠璣,得到文武百官的一陣熱烈掌聲。
齊高帝不甘示弱,馬上拿起筆,寫了一首詩,字跡蒼勁,書法氣勢縱橫,同樣贏得了文武百官的滿堂喝彩。
齊高帝興致極高,即興問了王僧虔一個問題:“朕和你的書法造詣究竟誰更高一籌呢?”
聽到突如其來的問題,王僧虔沒有任何準備,聽后不禁愣了一會兒。他想,從書法的實力來看,齊高帝確實略遜一籌,可是如果說自己優(yōu)于皇上,這樣皇上必定會認為顏面盡失。可是,如果昧著良心說自己的書法略差一點,萬一被誤認為是故意欺騙圣上,豈不也是犯下了欺君之罪,一樣沒有好下場。他左右為難,一時不知該怎么回答,甚至文武百官也不禁替他捏著一把汗。
片刻之后,聰慧的王僧虔畢恭畢敬地對皇上說:“臣的書法,可謂是人臣第一;但皇上的'書法,則一定在皇中稱王!痹捯魟偮洌瑲夥疹D時活躍起來。齊高帝贊賞他答得好,同時文武百官也佩服他答得巧妙。
撫軍譚繼恂為討好剛上任當湖北總督的張之洞,每到節(jié)日時,總主動設(shè)宴招待他。不料席間兩人因長江的寬度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張之洞認為,長江寬七里三,但是譚繼恂說,長江寬五里三。他們認為自己對,互不相讓,眼看著氣氛越來越緊迫,席間之人誰也不敢出來勸阻。
這時候,座位在末座的江夏知縣陳樹屏答:“兩位大人所說的全對,長江水漲的時候?qū)捚呃锶,水落的時候?qū)捨謇锶!?/p>
這話為兩人解了圍,兩人捧腹大笑。在面對兩難選擇的困境時,擺脫非此即彼慣性思維的束縛,開拓雙贏的想法,往往會取得皆大歡喜的結(jié)果。
只會非此即彼的人是死腦筋,會折中的人是靈活腦筋,能面面俱到的人才真正是好腦筋。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若有讓人不知如何選擇的難題,我們應(yīng)再找其他方法解決。
聰明的回答的故事2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個噠噠國,噠噠國的國王是個十分暴虐的人。為了阻止外鄉(xiāng)人來噠噠國定居,國王頒布了一條殘忍的命令:凡是來到噠噠國的外鄉(xiāng)人必須跟噠噠國最兇猛的野獸進行一場角斗或者回答出國王的一個問題才能過關(guān),否則一生都要被囚禁在噠噠國的監(jiān)獄里,還要做苦役。
一個外鄉(xiāng)的年輕人很不幸被國王的衛(wèi)隊抓到,當他被押解到國王的面前時,國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們噠噠國是不歡迎外來人的嗎?為什么闖入?”
年輕人卻一點也不驚慌,他抬起頭大聲的對國王說:“我認為您頒布的這條法規(guī)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來提醒您,希望您能夠廢除這條規(guī)定!
國王聽后冷笑了一聲說:“等你過了我這關(guān),活下來再說吧。選擇吧,是跟我們最兇猛的野獸進行角斗還是回答我的`一個問題!
年輕人不慌不忙的說:“跟野獸角斗,我不擅長,但幫您解決問題嘛,我倒是很榮幸!
國王大怒,指著年輕人喊道:“跟野獸角斗你會尸骨無存,而我的問題從來都沒有人能回答出來,無論如何你都不能活著走出噠噠國了。”
年輕人微笑著說:“你別生氣,還是趕快問問題吧。”
國王看了看年輕人說:“你聽好了,我的問題是猜猜我現(xiàn)在想的是什么!
國王話音未落,下面的文武百官已經(jīng)開始議論紛紛了,有人說年輕人真可憐,太不自量力了;有人說國王的問題太高明了,根本無法回答;還有的人一邊嘆氣一邊搖頭認為這條法律永遠都無法廢除了。
可是年輕人卻絲毫都不緊張,只見他整理了一下衣衫,鄭重其事的對大家說:“我以為是多么難的問題呢,沒想到不過如此呀。我的答案是國王殿下現(xiàn)在想的是殺了我!
看國王一時沒有明白過來,年輕人又解釋道:“如果您心里確實想的是殺了我,那么我猜對了,您必須放了我。”
沒等年輕人說完,國王就怒吼道:“你猜錯了!”
年輕人立刻說:“如果我猜錯了,那就說明您心里不想殺我,那么我依然免于一死,這是您親口說的,大臣們可都聽見啦!”
這樣一來,國王便啞口無言了,但是由于年輕人機智的回答,國王也因此認識到了外鄉(xiāng)人的聰明,于是真的廢除了這條法令。還頒布允許本國人與外鄉(xiāng)人通婚的法令,并把噠噠國的公主嫁給了年輕聰明的外鄉(xiāng)人。
【聰明的回答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聰明人的回答作文06-13
聰明的猴子故事02-02
聰明的小羊故事01-10
聰明的商人的故事07-01
“聰明”的小熊的故事07-01
聰明的法官故事07-01
聰明人的故事03-09
聰明的蛇醫(yī)生的故事07-01
聰明的老兄少兒故事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