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shù)學西師大版三年級上冊《認識克》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西師大版三年級上冊《認識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克。
2.了解1克的實際含義。
3.知道1千克=1000克。
4.會進行簡單的單位之間換算。
(工)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臺秤、天平秤、貳分幣、重1千克的沙包、一大袋洗衣
粉(1000克)、一大袋香米(1千克),蘋果、袋鹽、鉛球若干。
2.學具準備:2分硬幣一枚,乒乓球一個。
(三)教學過程
1.設疑引新。
(1)教師用臺秤稱—個沙包(事先準備的質量為1千克)。
(2)問:若把1千克重的沙包放在天平秤的左盤,要使天平平衡,右盤應放質量是多少的物品?(也是1千克)
(3)如果老師放上了一個乒乓球(顯然不到1千克的),天平會怎樣?(不平衡)
一個乒乓球不是1千克,究竟有多少重呢?
我們可以用比千克小的單位克來表示。(板書:克)
(4)乙個2分硬幣的質量是1克(g)。
教師在天平秤上演示一次,每個同學用手掂一掂。
(教師附帶介紹天平秤和天平秤的使用方法)
(5)掂一掂乒乓球,估計一下它有幾克重(3克~4克)。在天平秤上試一試:左盤一個乒乓球,右盤三枚2分硬幣,正好平衡。
2.獲取新知。
(1)1個乒乓球有3克重(3個2分硬幣重),那么1千克有多少克呢?
(2)出示標有1000克字樣的一大袋洗衣粉、一大袋香米,在臺秤上稱一稱,為1千克,說明:1千克=1000克。
(3)想一想:幾個2分硬幣為1000克(1千克)。
(4)看書:課本第90頁例2以上部分。
(5)嘗試練習:①2千克=( )克
、3500克=( )千克( )克
再看課本例2,同桌找找方法,說說想法。
(方法同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不過克與千克之間進率是1000)
(6)試一試:1千克200克=( )克
8000克=( )千克
(7)本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還能知道或想到什么?
3.鞏固練習。
(1)估計下列物品的質量。
教師出示實物,學生派代表來掂一掂后作答。
一只蘋果95( ),一袋碘鹽500( ),一只鉛球2( )。
(2)練——練:課本第91-92頁1、2、3、4、5。
(3)思考題:1只菠蘿X2+2=3+3
1只菠蘿=2千克
【數(shù)學西師大版三年級上冊《認識克》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教案11-05
認識千克與克教案04-18
小學數(shù)學《千克的認識》教案(精選11篇)05-20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10-31
小學北師大版數(shù)學教案09-13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