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5以內數(shù)的加法》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聯(lián)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shù)在5以內的加法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 3、發(fā)展學生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的加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遷移導入。 師:可愛的小動物們帶著一群數(shù)學娃娃來和我們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們后面藏的是哪一個數(shù)字嗎?(多媒體出示5以內的分成與合成) 二、 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一)、學習主題圖。 1、師:(出示主題圖)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結果,師小結:原來有3人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義。 (1)、原來有3個人,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象這樣把3人和2人合起來就可以用加法計算。寫成算式:3+2(板書3+2) (2)、認識加號。(板書加號)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書:=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讀算式。 6、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導寫算式。 8、小結:像這樣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來計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得數(shù)在5以內的加法。(板書:加法) (二)、學習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的畫面。提問: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說圖意。 3、把1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是幾個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幾呢?你怎么算出來的? 4、讀算式并說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綜合運用,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依次說圖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選擇其中的兩道,說說是怎樣算出得數(shù)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根據(jù)第1小題,弄清題目要求,讓學生先畫圓再填得數(shù)。 3、“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計算,說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4、課間活動:唱《找朋友》這首歌。 5、學生根據(jù)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戲。 6、“想想做做”第4題。(故事) 畫外音:一天兔媽媽對小兔說:“孩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要自已學著做一些事情”。小兔開心地答應了,它興高采烈的來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圖)讓學生依次說出每幅圖的意思,并在圖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數(shù)。體會三道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滲透思想教育。 7、“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送信。先讓學生連一連,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說出每道算式的得數(shù)。 8、延伸:看圖你能寫出幾道加法算式。 四、課堂總結。【一年級數(shù)學《5以內數(shù)的加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5以內的加法》數(shù)學教學反思05-06
《5以內的加法》的教學反思05-01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4-28
5以內的加法的教學反思05-02
5以內的加法教學設計與反思04-28
5以內的加法反思08-12